莫里康内逝世 | 梁文道:电影终结之处,音乐开始了
2020-07-13 20:51:52
  • 0
  • 0
  • 6

来源: 看理想  原创 梁文道

一周前(7月6日),意大利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因病与世长辞,享年91岁。

他的离世并没有引起中文媒体或社交网络过多的关注。作为电影配乐大师的身份而闻名于世,他的名字更多时候被隐匿在了电影的名字之后——

《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美国往事》《西部往事》《八恶人》《洛丽塔》《荒野大镖客》……他一生谱写过几百部电影音乐作品,或多或少你都曾听过一二。

希望今后我们记住这些电影音乐大师,不仅仅是因为电影,也能为了音乐本身。

因为这些音乐——能够独立于电影而存在,具有自己的生命。

讲述 | 梁文道

来源 | 看理想·八分

(文字经删减编辑)

1.

电影音乐,不只是“配”角

有名的电影主题音乐,几乎都有个共同特点——“先闻其声,后见其人”。许多电影音乐的知名程度,甚至超越电影本身。

很多时候,你可能还没看过这部电影,就先听到它的音乐。或者看过了这部电影,它的音乐从此留在你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电影音乐成了电影的印章,成了电影的签名。

我们常常说电影是种影像艺术,但是很多时候,经典的电影音乐却成了一部电影最能够让人记住的一个物质或象征。

那么,为什么这些电影音乐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好像独立于电影之外有了自己的生命,但同时又把整部电影的一些形象,甚至几个钟头的篇幅浓缩在短短的几分钟旋律之中,从此之后深深印刻在你的脑海里?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是至少可以从这一点来说,电影音乐绝不只是平常我们提到它时所谓的“电影配乐”这么简单。

请注意,当我们在谈电影配乐的时候,“配”字似乎意味着,音乐仅仅是配合这部电影,它只是个配角。似乎电影音乐大部分时候在我们心目中,它纯粹是为了配合电影,而电影像是一个纯影像的存在,视觉影像才是主体,音乐只是为了锦上添花。

但是你知道吗?电影音乐,几乎是从最早有电影开始,就已经存在了,比人声的出现还要早。

2.

电影音乐最早的出现,竟然是为了……

就电影发展史而言,音乐其实要比人的声音更先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知道,电影最早是以默片的形式出现,在那个年代默片的放映,由于现场放映机的噪音非常大,为了想办法遮盖噪音,于是在现场,电影院会请乐队现场弹奏一些音乐,以掩盖电影放映机所发出的噪音,这就是最早电影音乐的由来。

今天的电影音乐已经是电影有机内在的一部分,但是在默片的年代,音乐和电影几乎是分开的两码事儿。

最早的电影观影经验非常独特,它一方面并不完全是一场现场演出,因为电影毕竟都是事先制作好,投影在屏幕上,但是另一方面却仍然保留了现场演出的元素,那就是配以现场演奏的电影配乐。

因为每一次现场演出的这些乐队、演奏者都不一样,他们演奏的风格也不尽相同,而且他们几乎可以随性演出,让当时的电影观影产生了一种很奇特的效果——有时候夸张到,明明电影画面上是一段很悲惨的情节,但台下钢琴演奏者弹出来的却是非常轻快甜美的旋律。

所以后来大家都认为这样下去不行,需要规范一下,这才开始有人认真谱曲,想办法让这些现场演奏的音乐家能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电影配乐,让音乐和电影画面,至少在节奏上、情绪上都是尽可能的同步。

于是,这才有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电影音乐,即专门为了一部电影所谱写的音乐。

3.

默片时代,生猛淳朴的创作活力

说到默片,其实默片非常有趣,不要以为它只是一种老古董般的存在。如果你仔细回看默片时代的电影,会发现它们其实有一种很强烈的艺术创作与先锋实验的精神和态度。

这就是为什么最早当电影有声音、声效开始出现之后,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当时人们认为,电影应该是一种运动的影像的艺术,这才是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本质。

如果今天为它加上了声音,电影里的角色说话了,电影就变成是一个对真实生活的模仿或者对戏剧的模仿,也就失去了自己独特的色彩与定位了,这将使得电影不再是艺术了。

关于这一点,看理想App上贾樟柯导演的节目最后一讲,就回到了电影的默片时代。为什么在最后一集要回过头去看电影的童年时代?其实,就是想让我们一起去重温默片时代,那种电影里所存在的一种很猛烈、很少年、很淳朴的创作活力。

贾樟柯在节目的最后说了一句话,他说:“默片时期的电影实验,为电影提供了包括叙事在内的不同的电影可能性,那是电影活泼而纯真的年代。这让我常常回望那个时代,并且有时候也会伤感,就好像一个已经‘油腻’的中年人,回首来时路一样。”

这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电影有声化之后,我必须坦白说,有些时候的确让电影本身变得“油腻”了。为什么这么说?听我慢慢解释。

4.

电影无法失去音乐

先来举一个不“油腻”的经典案例,大导演希区柯克在他的名作《惊魂记》里有一幕“浴室谋杀案”,这一场面也被认为是电影史上的经典画面之一。而对于做电影音乐或者关心电影音乐的人来说,这一幕一样非常厉害,因为如果把这一幕的所有音乐元素拿掉,你会发现这个场面完全不再是一回事。

这整段音乐其实就只有两个音符,但是由这两个音符所构成的音乐完全成了这一幕影像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今天的电影配乐被称作“配”乐,第一个问题就在于——我们忽略了一点,很多时候电影无法失去音乐。电影音乐在电影里所起到的作用太大了。

以好莱坞商业电影的经典讲法来说,电影音乐至少要发挥两大作用:第一个作用就是,要给出一定的动机(motive);第二个作用就是,要给一个主题(theme)。

其实这都是很歌剧化的概念,最早的电影音乐确实是模仿了歌剧的一些结构,如果你听古典音乐歌剧的话,就知道在歌剧里面,特别是瓦格纳(Richard Wagner)之后,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角色会专门为他/她写一段音乐。

这段音乐每次出现,我们就知道是与这个人物有关,之后在整部剧里,这段音乐还会不断变形、不断变奏,来彰显这个人物在不同场景里所经历的外在的变化以及内心的某种回应。

音乐给出动机最经典的例子是什么?你可能想不到,是《大白鲨》里鲨鱼要来那个时刻。这段音乐由著名的电影音乐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创作,也是围绕很简单的几个音符展开,每次听到那个声音,你就知道鲨鱼要来了。

那么,主题是什么?主题往往就是这些“动机”再发展,成为了一段完整的小旋律,这个旋律如果因为是配合主角,如果它能够在电影里面从头到尾的贯穿,不断演变,最后可能形成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主题,这些就成了电影的一个签名。

5.

电影音乐的独特作用

除此之外,在好莱坞的商业电影模式下,包括现在受好莱坞影响的全球商业电影里,电影音乐还具有什么作用?比如,提示时空,提醒时间。

什么叫“提示时空”?如果电影里主角忽然来到了巴黎,这时候配乐上来上一段巴黎香颂,你就意识到这是来到巴黎了。

电影音乐也还可以提醒时间,比如刚才提到的贾樟柯,如果你常看他的电影,会注意到他也是一个非常擅长使用音乐的人。他的电影里时常出现大量的当年的香港流行音乐,这些曲子在电影里所发挥的作用也是非常有意思,非常微妙的。

当电影配乐响起80年代的粤语歌曲,你就知道他要告诉我们这个镜头可能是回到80年代了,又或者这些人物,他们是属于80年代的过来人。

这类音乐往往都是在提醒我们看到这个画面的时间性。包括很多时候,音乐能够代替台词。

比如,一个演员在画面上是沉默的,但是音乐来了,这个音乐非常激昂,尽管演员可能面无表情,一句话没说,你却能通过音乐感受到他的心潮澎湃,那种内心的情感状态。

还有的时候,可能演员的演技不行,音乐却能帮助他们提升演技。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觉得这一段好感人,好像是因为演员演得好,这其实是一种幻觉,如果关掉背景音乐,你就知道,是那个背景音乐让他显得更好。

在这种情况下,代替台词也好,表达内心也好,或者是为演员的表演助力也好,这些电影音乐都从主题、动机变成了要帮助电影人物发掘其内在的情感层面,把他的内在情绪通过另一个层次、另一种媒介上表达出来,这是现在电影一种很常见的做法。

此外,当然还有在譬如动作片、武打片里的一种音乐,用电影配乐的一个专有名词来说,就是hit point(撞击点,或译击中点),指的就是在电影里,音乐的节奏和重拍和人物的动作是完美配合的。

《卧虎藏龙》

这种音乐节奏与画面所呈现的某些情节需要完美配合的,在电影音乐中也有一种对应的作曲原理说法,英文叫做“Mickey Mousing”。

何谓Mickey Mousing?“像米老鼠一样来写音乐”,其实指的是,比如米老鼠这样的动画片里,音乐会随着角色的动作来进行,米奇往上走的时候,音乐也是往上行的,如果米奇嘟噜噜滚下去,音乐也要随之颠簸往下。

与此同时,音乐还能够起到引导剧情、暗示剧情的作用。比如当我们看一部电影,画面一开始,主题音乐很悠扬很平和,但是里面暗藏一些隐隐约约的不安感,其实它就在暗示观众,接下来这个电影你得小心点,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样平和安详,这种手法经常在恐怖片里出现。

电影音乐还能有什么作用呢?就是如果导演在剪辑片子的时候发现转场有问题、衔接不畅,这时候也可以依靠音乐来贯穿两个不同的场景,中间可能稍加变化,观众就知道,虽然这是两个不同的场景,其实背后假设的那种情绪或者情节是一致的。

6.

电影音乐,只是缺乏自身独立性的音乐吗?

前面说了这么多,你可能也发现了,目前大部分商业片都依据了这些手法来处理电影音乐。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音乐的的确确都成为了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不可或缺到一个程度,即便演员不行,导演不行,编剧不行的时候,都可能可以靠着音乐来加强一把,强化效果。

这有点类似于做菜,因为菜没做好,就要靠味精来提味,或者菜还不错,但是为了让食客们加深印象,一口下去就觉得好吃、味道鲜明,也要猛下味精。

在这些情况下,电影配乐固然重要,但它还真的成了配乐,就是“味精”,一味电影的“调味剂”而已。

今天几乎所有的主流商业电影、电视剧都存在这种情况,也就让我感受到刚才引述贾樟柯导演所说的那种“油腻”。当然,他所说的“油腻”并不是指这个意思,但是我在这个情况上却发现了这种油腻感,也不免让人重新想起以前的默片,清爽得仿佛一碗白粥或者清汤挂面。

因此,一些音乐爱好者或者严肃音乐人,对于电影音乐总是带着一种奇怪的眼光,会认为电影音乐只是一种缺乏自身独立性的音乐。它是电影的一部分,但不能够被当成严肃音乐的一部分。

很多人都持有这种想法,所以今天有些作曲家,他的电影音乐写得很好,但是却往往遭到不公平的看待,就因为他最著名或最主要的创作都与电影相关,比如我们开头就提到的莫里康内,以及约翰·威廉姆斯。

莫里康内,图源网络

7.

电影音乐,也可以是独立的生命体

可是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电影音乐都是先有电影才有配乐的。很多导演,其实是脑海里先有了这段音乐,他在构思场景画面的时候,先想到了一段音乐,再用音乐去演绎一段画面出来,主次是反过来的。

为什么有的时候电影影像和音乐会那么天衣无缝,比如库布里克的名作《2001太空漫游》里用《蓝色多瑙河》来作为配乐,就是因为很多导演对音乐很敏感,或者很感兴趣,在创作的时候会先想好音乐上的需要。有的时候甚至是反过来,作曲家先交音乐,导演再按照音乐素材来拍电影。或者是导演的脑海中早就有了音乐,再专门为音乐谱写出一段画面来。

华人世界里最有名的例子大概就是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其中用了日本作曲家梅林茂(Shigeru Umebayashi)原来为另一部电影谱写的曲子Yumeji's Theme。

《花样年华》

现在这段音乐一响起,我们的脑海中大概就会浮现张曼玉穿着旗袍,婀娜多姿地在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后巷的楼梯上走着,与她擦肩而过的是西装笔挺的梁朝伟,步伐都踩着华尔兹的节奏。

为什么这段音乐和画面能让我们记忆那么清楚?就是因为王家卫是为了这段音乐,而拍出了这段场景,先有音乐再有了画面。

也有些导演会一开始就和作曲家说好,需要什么样的音乐,大概会呈现什么样的画面,最经典的就是莫里康内。

莫里康内与他合作的大导演,比如赛尔乔·莱昂内(Sergio Leone),他们好几部经典电影里的一些最重要的场景,其实都是莫里康内先做好了音乐给到导演,导演再依据音乐来拍摄。

莫里康内与莱昂内合作部分作品

这些情况之下,电影音乐就不再只是配乐了,音乐也变得没那么像“味精”了,音乐成了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即便单独拿出来听,你也会觉得非常悦耳,非常经典。

我们今天所记住的那些很伟大的电影音乐家,比如约翰·威廉姆斯,比如莫里康内,我们之所以记住他们,熟知他们,就是因为他们的音乐都具备了这种素质——能够独立于电影而存在,具有自己的生命。

电影与音乐的相互作用,不同导演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有的时候,这不仅仅是一种个人审美趣味上的选择,甚至可以深刻到一个最基本的哲理层次上,美学层次上的一种判断。

法国大导演布列松(Robert Bresson)有句名言,他说,影像和声音不应互相协调,反而应该“接力”。

想要理解这句话,可以去看看他的作品。不像前面提及的典型好莱坞商业片使用音乐的做法,那种方法,就是音乐和影像互相帮忙、互相协调了。在布列松的作品里,影像和声音是接力的运作方式,有时候影像到了这,声音随之响起的时候,你会感觉到音乐似乎代替了影像,要做一些事情。这也是一种很特别的处理方法。

而今天,几乎每一部电影结束的时候,总会有音乐响起——电影的终结之处,音乐开始了。

最后,想为你送上莫里康内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就是他为电影《教会》所创作的一首曲子《Gabriel’s Oboe》。

这是一首非常动人的曲子,1987年他凭借这首电影音乐提名奥斯卡,在音乐评论界获奖呼声很高,最终却意外败给了爵士乐大师赫比·汉考克(Herbie Hancock)配乐的《夜未央》('Round Midnight),这也被认为是奥斯卡电影音乐史上最大的错误之一。

现在让我们来听听看,以此纪念这位不世出的大师。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