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也救不了的《长津湖》:历史震撼,英雄感人,电影一般
2021-10-03 09:35:03
  • 0
  • 4
  • 5

来源:立铺文有   作者:毛僧老田


看完电影《长津湖》最大的感受是,这部电影配不上“长津湖之战”,更配不上埋骨长津湖的英雄。整个观影过程中,我的所有敬意,皆出于对历史的温情与尊重;所有的感动,皆出于对英雄的佩服与敬仰;留给电影的,仅仅是一丝惋惜!

整部电影是粗糙拼装起来的玩具,外观华美,但内部很多零件都装错了,以至于经不起一阵风的吹打。拿这个玩具试图展现出万里长城的壮美,总让人觉得别扭。不认真追究,整部戏热热闹闹,打打杀杀,挺荷尔蒙,也有观赏性;但凡认真推敲,会觉得问题太多,遗憾太多。

战争片的格局与高度

决定战争片格局高低的是创作者对战争的理解与定义,思考与反思,而不是为了所谓的爱国、情怀、煽情而曲解历史和人物。这些元素重要,但是受价值观与立场影响,容易政治化、意识形态化,以至于难以判断正确还是错误,往往误导观众。

影响战争片格局的最重要要素是,对敌人、对手的“话语体系”建构。把敌人、对手塑造成什么样的人,是嗜血的恶魔,还是睿智的狐狸,抑或是值得尊敬的对手。让对手配得上我方,从而让观众在价值中立的基础上去思考战争,是成熟战争片的基本要求。

在《敦刻尔克》中,德军并没有真正意义角色化,而是通过主角、配角的遭遇,烘托出战争的残酷。在对德军的描写中,观众可以感受到德军的强大、装备优良,可以通过主角的心理历程,认识到德军给敌对阵营造成的威慑与恐惧。角度特别好,刻画得也足够有深度。

回到《长津湖》。从电影的开始,一直到最后,美军给人的印象是傲慢、残忍、嗜血,一种表情,一种姿态,一种态度。创作者给了美军整体上一个个性,人性化的东西,个性化的东西等,统统都没有。这是脸谱时代戏剧的描绘方式,戴上面具就知道他是什么人。

敌人是万恶不赦的,是残忍的,是嗜血的,必须消灭敌人。对敌人脸谱化的同时,难免对自己人也脸谱化。从这个角度说,《长津湖》真的做到了。四字弟弟从一个刚成年的屁孩,突然间扛起了枪,进而变成了枪林弹雨中游刃有余的英雄,这简直是庸俗英雄主义的爽文描述。

曾经看过一位参加过朝战的美国老兵的回忆录,他说在长津湖彻底改变了他对那场战争的看法。当时他负责机枪,中国农民兵不顾牺牲,一波又一波上来,以至于他与战友价值观彻底崩溃,认为这根本就不是战争,就是屠杀,作为基督徒,他无法接受屠杀的事实,痛苦万分。

还有一位美军在回忆录里写道,战争临近结束时,他的整个小组全部牺牲,只有他一个还活着,但已经重伤。一位中国兵走了过来,枪口对准了他的脑袋。他哭着用英文求中国兵放了他,中国兵似乎没有放他的打算。他从身上掏出女儿的照片,指着女儿,希望对方不要杀他。看到美国兵女儿的照片,中国士兵收起了枪,转身走开了。

这些细节不可能组成一部电影的篇幅,但是这些对战争的反思可能更接近事实本身。小人物的心理历程有家国情怀,更有个人的情感与恐惧。用一种情怀,僵化地概况所有人,这本身就是不把人当人,而是当工具而已。

时代洪流与小人物

中国有全世界文字记载最全、最完整的悠久历史,因此做历史剧,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有发言权。因为历史太过悠久,以至于随便拎出一段历史,就足够宏大叙事。中国宏大的历史观与好大喜功的民族性,决定了我们在刻画小人物方面先天不足。

翻开二十四史,能够入史的人,都是历史上的精英,也就是那个时代最顶尖的人物。中国历史是帝王将相的精英史,与老百姓没啥关系。小人物的叙事视角最容易感动人,也最有代入感,也是当代作家、导演一直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技法,但我们一直很缺。

在大时代刻画小人物,我们往往无法脱离大时代的影响,也容易把小人物在大时代刻板化、僵化、标准化、脸谱化。《长津湖》试图以小人物为核心,来讲述这一宏大的历史叙事。遗憾的是,这些小人物,从人性的角度,没有一个走出宏大叙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这些人物基本上三个性格特点:恐惧、仇恨、英勇。这种恐惧是写到角色身上的,在一些营造恐惧的环境中,他们果真就恐惧了。一旦进入另外的场景,他们立即变得满脸仇恨,英勇无比。关于他们发自内心的恐惧、担忧看不出来,他们的感情、思乡、退缩等,丝毫没有显露。他们不像是真正的士兵,而是像一群演员,根据剧本走位和表演。

一部战争片,能否从小人物的角度,讲出大历史的逻辑呢?很难,但是并非不可以做到。反思二战的电影作品很多,其中对小人物的刻画最为完整的是《我们的父辈》。这部作品,从5个20出头的德国年轻人在二战中的遭遇入手,细致入微地反思了战争对他们的摧残与伤害。

爱情消亡、友谊破碎、信仰崩溃、无边绝望、永久遗憾、一生伤痛,所有的感情都融进了战争的场面中,每一步战争的推进,他们都会出现全新的心态、行为变化。战争结束后,他们的青春与往事,永远也回不去了。这种悲怆感,让人对那一代德国人多了理解与宽容。

如果仅仅为了弘扬保家卫国的精神,歌颂英雄,真的不需要一部电影。他们在世界战争史上已经彪炳千秋,无以复加。这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荣耀,在中华史册中永远闪耀光辉。如果想反映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命运,希望能真正地走进小人物,了解他们的心理历程。

如果仅仅是样板戏一般的把人物脸谱化,忽视他们个性与心理历程,所创作出来的东西,无非是历史的情怀与英雄情结,与人物没啥关系。创作者甚至没有采访过朝战幸存者,根本就不知道一个普通农民兵,在那场战役中到底在想什么。

战争场面的逻辑性

不知道为什么要用这么多导演,这背后到底是谁的决策,无法理解。这几个导演显然各有风格,最终也都尽可能保留了各自的风格,以至于整部戏像是拼凑出来到,完整度与流畅度严重不足。大量的细节非常鸡肋,完全可以减掉。

文戏部分,火车上的部分可以砍掉一多半。炸美军信号塔的部分,可以缩减70%。目前的版本最大的毛病是,战争戏一片混乱,毫无逻辑,毫无层次。观众坐在电影院里,只是看到在打,血肉横飞,但是永远不知道电影的逻辑在哪儿是取得了进展,在哪儿该停停,打哪儿接近胜利。

美军的人数、位置、火力等,毫无层次。我方的战斗也毫无层次,除了一开始伍仟里用哨子指挥,还有点组织纪律外,其他的部分,就是毫无逻辑的混战。真正的战争是组织严密的,打到什么程度要转场、换位,伤亡到什么程度要撤退等,都是分寸明显的。

以《八佰》为例,战争的精神高度不用说,大家很容易知道,可以不提。战争的目的就是要坚守仓库到一定时间。敌人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要拿下仓库。战争的目的明确,我方防御的策略明确,层次明显。敌人进攻的策略明确,层次明显。

打到什么程度,观众都很清楚,也知道接下来该是高潮了,或者接下来会有严峻的考验了等。观众随着战争的推进而紧绷精神,深深代入其中,与主角悲喜相同。尽管《八佰》问题很多,但是就战争推进的层次来说,比《长津湖》优秀太多。

无休止冗长的战争戏,如果能精简一下,分出层次,一步一步推进,进而在冰雪连达到高潮,这将是一部经典作品。遗憾的是,战争的毫无逻辑与层次,导致这部戏永远都无法达到高潮。就仿佛第一次和女孩子上床的处男一般,上去就是一通猛撞,自己倒是挺爽,另一半如何达到高潮?吴京等演员,拍这部戏不容易,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可是抛开对历史与英雄的尊敬,从电影本身很难看出由创作者加持带来的感动。

本以为是战争电影的新时代,没想到又回到了抗日神剧的旧时代。一部不差钱、不差人才的电影,最终出了一个勉强及格的作品,不得不说让人很惋惜。这几个大咖,任意拎出两个,都能做一部大制作,弄到一起竟然不伦不类。整部戏没能达到预期的观影体验,让人很遗憾。

结语

之所以对《长津湖》进行批评,主要是因为这是华语电影的顶配资源打造的作品,凝结了几位最有影响力,也是前途最优秀的创作者的心血。对这部电影,本身的要求就比普通电影高很多。从观影体验本身看,观众容易被历史的情怀代入,而宽容电影的瑕疵,因此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与历史教育意义。老僧还是鼓励大家去看看。只是,合理安排喝水与上厕所的时间,三小时真的是太长了,除非有强大的膀胱,不然……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