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古典好莱坞电影由“默片”到“有声电影”的技术变革
2020-02-05 10:02:17
  • 0
  • 0
  • 3

来源:牧心微笔记-头条号 

文/牧心

图/网络

《艺术家》:有声电影时代向经典默片的致敬

《艺术家》是由著名导演歇尔·阿扎纳维西于斯执导的一部电影,于2011年在法国上映,并在当年斩获了第8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也让其主角让·杜雅尔丹获得了最佳喜剧片影帝的称号。

与我们现在看到的电影不同的是,这部电影采用了“无声电影”的表演形式,将观众带到黑白默片的初级阶段。故事的情节也很简单,讲述了古典好莱坞又“默片时代”向“有声电影时代”转变的过程中,男主角乔治·瓦伦丁由排斥、拒绝、甚至自我毁灭,到最后在朋友佩皮·米勒的帮助下,接受了这一趋势,并再次找回自我的故事。

这部电影的男女主角设置得很有趣,男主角是当时的好莱坞超级巨星乔治·瓦伦丁,却代表了“默片时代”的没落与消亡;而当时毫无名气的草根演员佩皮·米勒,却代表了有声电影的兴起及普及。这样的人物角色和故事情节的设定,让整部电影的节奏与矛盾非常突出,也让我们现代人对上个世纪电影行业的技术变革与行业变迁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今天,我们就通过《艺术家》这部电影,来看一下古典好莱坞电影,是如何实现由“默片时代”到“有声电影时代”的技术变革的。

20世纪初,“无声电影”最后的辉煌

从记事起,我们看到的电影就是“有声”的,这个有声,指的是“影视同期声”,也就是演员的台词及现场的说声音,观众是可以听得到的。

而20世纪初的“无声电影”也不是真正没有一点声音,无声指的是没有同期声出现,也就是我们听不到演员的台词,只能通过以下的3个手段来跟进电影的情节:

第一种手段是必要的对白,或者是对电影情节介绍有关键性的提示的文字,会以字幕的形式出现在大屏幕上。

第二种手段是默片的放映现场有专门的指挥和乐队进行现场 配乐,用于烘托气氛和掩盖现场的机械噪声,音效则采用传统的现场配音方式,与电影播放同步进行。

第三种手段是现场还有专职的解说员或者演唱者进行现场的解说或演唱。

以上这三种形式,在《艺术家》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所以,在默片时代,主要是通过以上三种手段来实现真正的“音画对位”,让观众们能够了解电影的情节,看懂一部电影。

但是,由于默片缺少了电影艺术中同期声这一重要的声音元素,完全靠镜头语言推动电影剧情的发展, 因此默片时代的表演技巧很大程度上依赖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也就是说,夸张的表演是默片电影的重要美学特征。

电影《艺术家》中,除了最后的几分钟,展示了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前面的所有表现形式都是以“默片”的放映方式来展开的。故事一开始就将场景设置在20世纪20年代的影院中,盛大的电影院里座无虚席,人们随着荧幕上乔治·瓦伦丁的表演忽而紧张,忽而开怀大笑,完全沉浸在默片所营造的氛围中。

同时还展现了默片时代专业的现场配乐队,来烘托影片或紧张或欢快的气氛,与观众的观影过程同步进行,真实地再现了20世纪20年代黑白默片黄金时代的观影盛况,再现了好莱坞默片的黄金时代。

1929年,“有声电影”的强势冲击

德裔美籍电影理 论家、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电影理论的专著 《电影作为艺术》中指出,1929年是“有声电影”对“无声电影”产生强烈冲击的一年。

而《艺术家》也将1929年作为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这部电影最大的矛盾冲突,就是男主乔治·瓦伦丁对于有声电影的强烈抗拒和排斥,对于以乔治为代表的、钟爱默片表演形式的演员来讲,只有在无声的世界里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而当他们熟悉的默片电影中出 现声音时,他们开始陷入尴尬的境地,甚至无所适从。

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当电影公司老板带乔治·瓦伦丁去看有声电影 时,乔治却觉得有声片完全是一个笑话,是对无声电影的亵渎,是很浮夸和不现实的表演形式。他的骄傲自负使他一直抗拒电影技术上的声音变革。他在电影从无声向有声的过渡期间出现了认识上的偏差,无法将默片时的表演状态带入有声时代,并拒绝有声片的 表演。

《古典好莱坞电影的声之碰撞》中提到:电影在表现乔治面对有声电影的挑战,出现的种种焦虑和不适应时,采用了现代主义表现手法。

当乔治发现自己失声时,影片中的音乐也消失了,而身边物品碰撞的声音、小狗吠声、电话铃声、脚步声、风 声、女孩子们的笑声,甚至是羽毛掉落在地面上的声 音,都被无限放大,这些生活中最微小的声音给他带 来了巨大的震撼,他感觉到自己被完全隔离到有声世 界之外,这样一个极具现代感的声音蒙太奇表现手 法,将默片时代的明星对有声电影的恐惧,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出来。

1931年,有声电影时代真正到来,默片艺术价值永在

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电影拍摄技术的变革和更新,“默片”时代逐渐结束,“有声电影”时代真正到来。

沈阳大学刘新业副教授在一篇论文中体提到:

正如默片时代的电影表演艺术家卓别林,虽然有声电影已经成为主流,但他一直坚持 拍自己的默片,一直延续到1936年,卓别林拍完最后一部默片《摩登时代》后,无声电影终于正式退出电影舞台。

电影《艺术家》也通过相似的故事来表达了默片时代的真正结束。乔治·瓦伦丁拿出所有的积蓄拍摄了《爱之泪》,在影片的结尾,他饰演的主角陷入流沙中死去,象征着默片时代的表演艺术家们钟爱的默片终于落下了帷幕。

而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代表着有声电影的佩瑟·米勒。在乔治的默片逐 渐淡出人们视线的时候,佩瑟依靠她无声时代的美人 痣和有声时代的声音,获得巨大成功,在好莱坞声名大噪,成为有声电影如日中天的明星。

虽然两部电影的档期一样,但电影上映当天,播放默片的影院只有一两个观众,而有声电影那边却是场场爆满。

于是就有了以米勒为代表的有声电影演员的一番表达:

“人们已经厌倦了那些老演员,他们挤眉弄眼来让观众理解,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为年轻人让路吧!这就是生活!”

那么,是不是无声电影时代就真的不值得去追溯吗?当然不是。

专门研究电影技术的刘新业副教授说:

“这部戏最后的高潮在于,女主角米勒开车去营救乔治的这一桥段,借鉴了美国电影之父大卫·格里菲斯在1915年拍摄的《一个国家的诞生》,经典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的拍摄手法和平行蒙太奇剪辑。而最后一刻银幕上出现的一个大大的 “Bang”,可谓是默片时代对声音表现形式的最好表达,既有冲击力,又有滑稽的观影效果,也是有声 片不能完全取代默片的最好例证。”

电影《艺术家》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观众,默片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默片的艺术价值却永远存在。

结 语:有声电影时代,依然要向经典“默片”艺术致敬

影片的结尾,在米勒的积极劝说和情感慰藉之下,乔治终于接受米勒的邀请,和米勒一起跳起了充满活力的踢踏舞。电影《艺术家》最后的这场舞蹈借鉴了好莱坞黄金时代金格尔·罗杰斯和弗雷德·阿斯泰尔的经典歌舞片段,黑白的配色则借鉴了《礼帽》中的经典组合。

乔治·瓦伦丁和佩瑟·米勒 这段完美的踢踏舞表演结束后,《艺术家》终于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影视同期声,观众们听到了二人的喘息的声音,随后听到了拍摄现场所有人的声音,这个时候,电影《艺术家》也终于由默片过渡到有声片,象征着默片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被有声电影取代。

最后,电影公司老板问乔治与米勒:“你们能再跳一段吗?”乔治终于发出了他的声音“荣幸之至”。

乔治的这句“荣幸之至”,预示着他从心理上终于放下了骄傲、排斥、抗拒和戒备,终于走出了无声电影的束缚,再度展现了他的表演天赋和艺术才华,开始了他的有声电影演员生涯。

就这样,有声电影时代的大幕已经拉开,默片电影,也成为历史,它的艺术价值也被封存,成为人们心里的美好回忆。

《艺术家》就以这样的方式,向古典好莱坞默片致敬,向经典艺术致敬。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